张胜不说话,只是紧紧搂住于正秋,那力道大的像是要把他嵌进身体里去。于正秋看不见他的脸,只能感觉到他胸口的一急一缓的起伏。
过了很久,张胜才开了口,那声音低沉而沙哑,仿佛一个极度疲倦的人:“正秋,我很害怕。”
于正秋在听。这样静默的陪伴让张胜感到安心,他朝着虚空自嘲的笑笑:“我也知道这很没出息,但我是真的害怕,怕我再也站不起来。”
于正秋颤抖了一下:“不会的。”
张胜笑的淡然:“我说了,我心里知道。”
于正秋使劲搂住张胜的脖子:“如果你站不起来,我就照顾你一辈子。”
张胜愣住了,他像个大梦初醒的人,略带震惊的放开了于正秋。
“那怎么行!”他半开玩笑的说:“你的路还长呢。”
于正秋说:“我的路有多长,你的路就有多长,你走不动了,我就背着你。”
张胜一听乐了:“就你那样的,还能背我?”
于正秋不依不饶:“不信?咱试试啊。”
张胜看着他,眼睛亮的让人害怕:“好好,大政委,我信了还不行吗?你可得好好走下去,带上我的份儿。”
两人又耳鬓厮磨的说了一会话,眼看天色渐
晚,探病的时间也早就过去了,于正秋实在找不到留下的借口,只得依依不舍的告别。
“我走了,得空了再来看你。”
“嗯,我等着。”张胜点头,一双眼睛像是黏在了于正秋身上,片刻不离。于正秋被他看得浑身不自在:“怎么了?”
张胜呵呵一笑:“没什么,让我再好好看看你。”
于正秋脸上一红,眼见左右无人,大着胆子在张胜脸上亲了一口:“你好好养伤,等我回来。”
张胜点头微笑,目送于正秋离开。
房间里没有开灯,仿佛与世隔绝。他静静的躺在床上,在黑暗中凝望着天空荡荡的花板,然后他像是突然明白过来,狠狠的咬着被子大哭了一场。
兵这条路,他是走到尽头了。
作者有话要说:于政委会不会太小鸟依人了_(:3」∠)_
拾捌 离别
一九四九的下半年,于正秋所在的27军一直很忙碌。
早在上海战役结束后,蒋介石将大本营撤往台湾,中央就已经开始策划台湾战役。担任战役主力的仍是第三野战军,由粟裕同志负责组织准备。由于华东地区许多地方尚未完全解放,又需要分兵剿匪,三野能抽出来用于对台作战的只有第九兵团的4个军,27军就是其中之一。
后因第七、十兵团在扫清台湾外围屏障和浙东福建沿海作战中,在金门和登布两次遭遇重大失败,□被迫对攻台计划进行全面修改,将兵力提高到了8个军,并以27军为第一梯队。一九四九年末,第三野战军再度修改作战计划,将兵力增加到12个军。
一九五零在动荡的世界局势中到来,六月,朝鲜战争爆发,□撤销三野及其下属兵团番号,所有部队并入华东军区。七月,□正式组建东北边防军,八月,第九兵团调至津浦线准备入朝作战。十月初,东北边防军正式更名为中国人民志愿军,27军作为第一批入朝作战的部队,在十月底开赴朝鲜前线。
张胜在上海战役后被转移到了南京军区总院,这大半年过去,于正秋只抽空看了他三次,每次都是来去匆匆。所幸张胜的情况比起之前有所好转,也已经能靠着墙壁站起来了,为此于正秋激动的热泪盈眶,张胜自己反倒看得很淡,不温不火的抱着于正秋连连安慰,仿佛他才是那个四肢健全的人。
离开上海警备区前夕,于正秋最后又上南京看了他一次。医院为张胜配了个轮椅,于正秋就推着他,在医院外头的草地上漫无目的的转悠。
张胜最近学会了思考,尽管这思考通常毫无结论。他有时候抱着收音机听新闻,有时候让警卫员读报纸,他知道新中国已经成立了,也知道敌人仍然存在。战争一个接一个,似乎永远没有尽头。但如果战争真的结束,他又不知道该做什么。仿佛除了打仗,他什么都不会。可现在这唯一一样他拿手的事也做不成了。
“听说咱们师长和老政委也来看过你了。”于正秋伸手摸了摸张胜的脑袋,简直像颗仙人球,每根头发都又硬又短,不屈不饶。
“他们肯定没少骂你吧?”
“你是没看见,他俩把我骂了个狗血喷头。”想起那天的阵仗,他还觉得心有余悸,三个人脸红脖子粗的大吵了一架,差点连屋顶都掀翻了。
“说的好像我自己乐意似的,你说有这么安慰人的么?我看他们是诚心要气死我!”
“他们那也是关心你。”于正秋伸手在他的脑袋上敲了一下,“你别不领情。”停顿了
片刻,他小心翼翼的问:“他们还跟你说什么了?“
张胜愣了一下,像是突然明白过来:“调动那事,是你提的头?”
“……是。”于正秋老实承认了,面对张胜的质问,他有些底气不足:“其实我觉得真的挺合适的……等你好点了就让他们接你过去。”
张胜皱着眉,没有说话。
于正秋有些着急:“老张,你就听我一回吧。”
又沉默了一阵,张胜生硬的点头:“好。”
于正秋盯着他看了一会,忽然叹了口气。他太了解张胜,知道他不过是在敷衍,他生来就是个一条道走到头的人,别人搭好的捷径,他从来不屑一顾
喜欢报告政委!请大家收藏:(m.dmbook4.com),辣文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