颍川,许久没有重聚过的荀彧和郭嘉在戏志才府上算是重聚了。
在见到那个温润清隽的身影之时郭嘉就恨不得直接扑过去,天知道这么久没见他多想文若亲手酿出来的美酒,即便手中有方子,但是到底没这人手中出来的有味道。
郭嘉是个什么性子荀彧清楚的很,在看到这人一点儿形象也不顾就直接朝着这边跑过来时就知道这小子脑子里想的是什么。
表情不变只是将背在背上的琴取下来抱在怀中,荀彧含笑看着郭嘉,眸中意思不言而喻。
敢扑过来弄乱他的衣服,他不介意今天再上一节琴艺课!
平日琴不离身,就算是不认识荀彧的人在看到身后背着一张七弦琴时也能猜出来这人是谁,毕竟爱琴的人虽多,随身带着琴的可不多见。
不过,不用荀彧特意去拦,旁边在一开始就被忽略了的戏志才便黑着脸直接伸手将人挡在旁边,“奉孝,亭中已备好美酒,可否赏脸前去?”
沉着脸看着郭嘉,戏志才最后几个字咬的格外清晰,让文若以这个状态动琴,这小子今天是不想好好待在这儿了是吧?
这话当然不是说荀彧琴艺不好,相反,自幼爱琴的荀家文若被称之为大家也不为过。
当今名士蔡邕也是爱琴之人,但是连此人在听过文若琴音之后也不得不叹上一句后生可畏,更何况他们这些对琴仅仅止步于君子六艺之上的普通人。
昔神农继伏羲而王天下,上观法于天,下取法于第,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削桐为琴,绳丝为弦,以通神明之德,合天地之和。
若是文若心情好,那琴声便是如水般清润明澈,便是听上个三天三夜也不会腻歪,但若这人心情不好,那就绝对不能让这人碰琴。
一位琴艺大家,按理说就是胡乱拨动也会是让人心情舒畅的音调,但是,文若真想折腾人的话,好好的曲子在他手中简直会让人怀疑这人是不是从来没有碰过琴。
原本悦耳的曲子,虽然弹琴的手还是那般莹白修长,但是其中的杂音却让人恨不得堵上耳朵——不是一般的难听。
看着暗中打机锋的两个人,荀彧勾了勾唇角,什么也不说率先朝着里面而去。
这么些年来从来没有在人前表现出武力,最多也就是转一下琴音让这些好友吃点苦头罢了,如此好打发的自己离当初那个时不时在天道轩接点任务的荀玉越来越远了。
浑然不在意的笑笑,荀彧随手拨了拨琴弦,清亮的宫音自手中流泻而出,未待形成曲调便已经被那双手压弦止音,而后将琴背了回去。
有什么不一样呢,他还是他,只不过比旁人多了一点奇妙的经历而已。
戏志才这府邸以前荀彧没少来过,也就这几年不在颍川不长走动,但是看这熟悉的景象也是身心愉悦。
荀彧知道戏志才是个骄傲的人,和郭嘉不一样,那小子虽然一样的高傲,但是到底年纪小,少年人的锐气在他身上能毫无保留的都显现了出来,不过以他的性子,怕是再年长几岁也不会有什么变化。
但是戏志才不一样,这人的清高傲然文人风骨随着年岁的增长逐渐收敛,渐渐变为一种极为淡然的名士气度。
如此,也更让人难以捉摸,至少在荀彧眼中,戏志才再也不是那个刚认识时还能逗逗的青涩少年了。
默默转头看着正在说些什么的戏志才和仰头满脸不甘心欲辩解什么的郭嘉,荀彧遗憾的叹了一口气。
看吧,连以后大名鼎鼎的鬼才郭嘉在他手里也只能节节落败,他没事儿还是收敛点为好。
作者有话要说: 令君(遗憾):人太聪明了也不是什么好事儿!
第22章
书房外正对着是几株桃树,小巧玲珑的亭子伫立其中,坐下三人足矣。
一番插科打诨之后,满足的抱着酒坛子,郭嘉看着对面两个同样笑意盈盈的俊雅青年,忽然有种不好的预感。
“文若?”小心翼翼的喊了一声,郭嘉悄悄的往后撤了撤,总感觉有哪儿不对劲。
看了戏志才一眼,荀彧将放在一旁的竹简拿出来放在郭嘉面前,“奉孝且看看。”
竹简上写的东西非常简单,只是如今准备讨伐董卓的几路人马而已,但是其中表达的意思就不知简单几个字就能说清楚了。
讨董联盟即将形成,如今基本上所有人都推举袁绍为盟主,连丁原也逐渐将远在并州的兵力分散调到身边来,可笑董卓还只凭不到万人的兵马在洛阳城作威作福。
早知道董卓身边有问题,这些天通过荀攸还有丁原那边传来的消息,荀彧可以确定这个问题出在董卓本人身上。
东汉末年这段时间远比大唐来的艰难,就算是荀彧想做些什么也是思虑再三才敢真正下手,毕竟出了差错的后果他担待不起。
多年前的教训太过于惨烈,荀彧到底不想年纪轻轻就将命交代在这儿,因此这些年来更是小心翼翼半点也不敢轻举妄动。
不过,这个董卓好像根本没有意识到他究竟处在什么样一个境地,史上的董卓虽说残暴,但是好歹能镇得住手底下的兵。
在这个年代,只有拥有兵马才能真正的高人一等,就比如皇帝,在现在这种兵权不在手中的情况下,不也只得依靠旁人才能生活吗?
董仲颖再这么肆意妄为下去,不用联盟军,只手底下的叛变就够他受的。
不过,自从发现董卓那边的异常开始,荀彧发现就
喜欢(三国同人)清歌荀令[三国]请大家收藏:(m.dmbook4.com),辣文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