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记得自己读书的时候,也是数学方面比语文方面吃力,不是说她学不好,也不是说她拿不到高分,但她自己知道,学语文外语这些东西的时候,她根本不觉得要费什么力,但学数理化的时候,她就不能象对付文科科目那样随心所欲。
她知道有时孩子年纪小了,好像还没开窍一样,等到了某个年龄,就突然懂了很多东西。每个孩子开窍的年龄也是不相同的,有的
很小就开窍了,有的要到很晚才开窍。孩子没开窍的时候,骂她打她都是没用的。
她自己读书的时候,好像总是比学的东西晚开窍一段时间。小学学分数的时候,她很糊涂,等到初中开始学正负数的时候,她再来看分数,又觉得很简单了。学二元一次方程的时候,她突然觉得自己把以前学一元一次方程时没搞懂的东西一下子全搞懂了。
她想可能mī_mī有点踏她的代,文科强,理科弱,她也希望mī_mī踏她的代,因为李兵的数理化很糟糕,这也是他为什么选择外语专业的原因。他外语学到后来,也只是混个及格罢了。如果mī_mī象李兵,那可能更糟糕。最好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如果不行,至少是象父母中那个强一点的。但她听说孩子的智力是会中和父母智力的,她以前没想过这点,不然的话,肯定要找个智力高点的。
她很担心mī_mī,知道李兵没耐心辅导孩子,只会高压政策,mī_mī一怕,就更做不出题来。然后就搞成恶性循环,越做不出,李兵就越骂;越骂,就越做不出。
她知道李兵突然这样关心起mī_mī的学习起来,完全是为了自己的面子,没法忍受自己的女儿比自己牌友的女儿考得糟糕这个事实。
其实父母不应该把自己的孩子拿来这样跟人比,更不能因为孩子比不上别人的孩子就骂他们。父母自己也不能保证在任何地方都出人头地,在班上每次考第一,为什么强求自己的孩子这样呢?
有句俗话说,“一个人一生有两样东西不能跟人比,一个就是自己的配偶,另一个就是自己的孩子”。因为这两样都是你的家人,但又不是你自己。是你的家人,你就不能因为他比不上别人就不要他了,去换个更好的,“更好”是没有止境的;不是你自己,也就是说不是光你自己努力就能改变的。
她好不容易熬到mī_mī放学的时候,她怕吵醒了小舒,就开车到学校去,躲在b里给mī_mī打电话。mī_mī一听是妈妈,就哭起来:“妈妈,我只打了88,你还要不要我?”
她鼻子一酸,眼泪就流了下来:“mī_mī,不管你打多少分,你都是妈妈的女儿,妈妈怎么会不要你?88也不少了,很好的嘛,肯定还有很多小朋友没有88吧?”
mī_mī抽泣着说:“我不知道…,老师没有说。爸爸说如果我下次打不到100,他和你就不要我了”
“妈妈永远都不会不要mī_mī的,mī_mī是妈妈的命根子,没有mī_mī,妈妈就活不下去了的。妈妈也在读书,有时也考得没别人高,mī_mī会不会不要妈妈呢?”
“我永远都要妈妈,你也是我的命根子,”mī_mī迟疑了一下,又补充说,“爸爸也是。”
李兵一直拿着另一个电话在听,听到这里就c进来说:“mī_mī,你去一边玩,我跟你妈妈说话。”她听见mī_mī应了一声,大概到一边去了,然后她听李兵说,“你不要给她灌输那些不求上进的东西,像你这样教她跟那些比自己差的人比,她还怎么会努力?”
她解释说::“我不是在教她不求上进,现在她已经没考好了,当然是找个方法安慰她一下。我们自己也有考不好的时候,没考好,心里都是很内疚很自责的,如果我们还在旁边责备她,只会使她更难受。如果她对数学产生了惧怕情绪,就更学不好了。”
李兵说:“算了,我不跟你辩了,你现在是学教育的,你当然比我知道的名词术语多。我对她严格点,也是为她好。”
“对她严格我没意见,我只希望你多辅导,多鼓励,多帮她解决实际困难,不要太急迫,也不要跟别人的孩子比。”
李兵不耐烦地说:“这些大道理谁不知道?你现在离得远,无论别人怎么说你孩子,你也听不见。我现在就在跟前,别人指名道姓地说我的女儿考得没她女儿好,我能不气?”
“你气也不能说不要她,这样说,她多难过?她这么小,一切都靠父母,如果父母说不要她了,她不是黑天无路了?”
“我只是吓唬她一下,你在这一点上应该跟我保持一致。如果我说不要她,你说要她,那她就不怕我了,因为我不要她,你总会要她的。教育孩子最忌讳的就是父母意见不一致,你这样搞,我在她心目中就没威信了。”
她一向都很佩服李兵可以把一些大道理用得这么对自己有利,她息事宁人地说:“以后你注意不要吓唬孩子,我注意不要在mī_mī面前说跟你意见不一致的话。”
她叫李兵让mī_mī讲电话,两母女讲了一会,她又让mī_mī把数学作业拿出来,两个人一起做了作业,才挂了电话。
她现在更急切地盼望加拿大移民早日办好,mī_mī到了这边,就不会有那么重的学习压力了。中国这种“人比人”的风气,把很多孩子都变成了学习机器,把很多家长都变成
喜欢不懂说将来请大家收藏:(m.dmbook4.com),辣文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