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很少有人选择保持单身,但许多人,尤其是妇女,常在早年丧偶之后孤独一生。男女双方结婚的年龄都在下降,但并不平均。1851年的人口普查发现51%以上的男人单身,相比之下只有35%的女x处于同样的状况。然而到35岁时,只有18%的男x仍然单身,却有20%的女x未婚。65岁时,只有7%的男x单身,反之各个年龄段女x独身的比例均高出10%。简而言之,男x结婚率要高出女x,即使男x结婚更晚;婚姻生活给男x带来了方便和尊敬。花花公子波德莱尔1854年12月4r在给他母亲的一封信中这样评价道,他需要“不计任何代价的家庭。这是唯一可以做的少花钱的方式”。卡斯蒂夫跟他的朋友唐克维勒一样,为美国婚姻生活的景象深深打动。他在1831年9月25r写给他兄弟阿克勒的一封信中预料美国家庭将很快成为典范:“我担心我们将面临一个情势,那就是单身汉会面对一个无法维持的状态,只有家庭男士才会享受所有安全感。”60年后,佩格向那些同样的“家庭男士”欢呼,称之为“现代社会的英雄”。
独身生活遭到很大的质疑。但教会和社会学家弗雷德里克?勒?布雷赞成单身生活,认为放弃家庭是被允许的。社会上把未婚人士视为“g果”。福楼拜在书中列出了同时代的格言:“单身汉:所有自私和的人。他们应该被课以重税。等待他们的将是一段悲哀的老年时光。”单身汉这个名词只适用于男x;描述女x时用了另一个形容词:单身女子或老chù_nǚ。拉诺斯在一本书中评述道:“一个英国人,对我们语言中的同义词不太熟悉,他把旅馆里的侍者称为独身主义者(侍者,也可称作‘单身汉’)。”独身主义者经常是男x;未婚女x叫做未婚女孩,就是说“还是个姑娘”。这倒没什么,可如果她成了一个老姑娘,一个疯子或像黛丝女爵一样没有地位的人,那就糟糕了。
独身生活,不管是暂时的还是永久的,对于男人、女人来说都是非常不同的经历。女x渴望婚姻生活;年轻未婚女子过着一种隔离的生活。相比之下,年轻单身汉过着充实、自由和愉悦的生活,好似一种学徒期。婚姻对他们来说是一种平静,表示一个终结。单身汉生活是一段幸福时光,至少在记忆中是这样修饰的,一段享受恋爱、旅行、友情,与其他男x无拘无束的关系;这也是段“感情教育”和x体验的年纪,这时什么事情都是允许的,年轻男子到处“播撒他们的野燕麦”,“跳出条条框框的束缚”。这一切直到19世纪末才有所改变,当时对梅毒的恐惧使一些男人有所收敛。甚至在贫穷阶级,有一段时间里流浪癖在熟练工人中被制度化了,年轻工人在城镇之间穿梭学习做生意和享受有关安定前的生活。
巴黎的学生经常长年徘徊于法律和毒品边缘,他们组成了一个部落,关于那个部落产生了那样令人坚信不疑的神话,以至于很难对其现实加以批判。其中一个神话是关于拉丁区的,那里永远因政治s动而不稳定,并且至少直到1815年仍一直处于当局监视之下。另一个是莫格使之名垂千古的波希米亚神话,莫格曾经试图查明波西米亚的界限,识别公民,追踪政治信仰和文学鉴赏力的变化,跟随居民从波米克旅行到马特山,再到腊帕纳 txt上传分享
大家庭(9)
波希米亚包含几种类型的公民。一种是“业余艺术家”,都是离家出走追求冒险生活的年轻人,但这只是在最终安定前的一段时间。另一种是“艺术家”。大多数波希米亚人——“不为人知的波希米亚”——生活在默默无闻的贫穷、坚忍克己、消极被动之中,从不沾染恶名。“他们大多死于一种疾病——科学不敢叫它真实的名字——穷困”,他们是肺结核的受害者。他们吐唾沫、咳嗽,使邻居很头疼,所以他们前往慈善机构。只有一小部分人康复并得到社会重新承认,“他们的名字被海报张贴”,这些人当中有很多是画家、雕刻家、作家,但也有与小报有联系的新闻记者,购买漫画、诗歌和幽默故事的小报从业者。
波希米亚人建立了一种与中产阶级模式完全对立的私人生活模式。首先,波希米亚人的时间空间关系与中产阶级的相反。波希米亚人没有手表,生活在黑夜里,而中产阶级人士常常泡在沙龙、咖啡馆,漫步在城市的林上。没有一个波希米亚人会“在林上走超过十步,除非是遇见一个朋友”,他们最大的乐趣和主要的时间花在j谈上,他们在酒吧、图书馆、阅览室里生活、写作。波希米亚人在个人使用公共空间时类似于城里的工人,没有固定的住所、家具,几乎没有什么像样的财产,永远被债权人和州长的代理人追捕。莫格书中的一个英雄,萧诺德,用凹陷的口袋装着他所有的财产。经常几个波希米亚人共享一处临时的住房,或者临时搭起帐篷,这样他们很容易就用一些古董艺术品、室内悬挂物或其他装饰品将之改装为一处夜里狂欢的场所。
贫困的波希米亚人将节俭视为有权有势者才有的德行,遇上节r庆典或赌博,一晚上他们就能很轻易地把积蓄、借款或公款花光。他们鄙视私有财产,共享一切,包括女人也可随意转用,通j可以成
喜欢私人生活史Ⅳ请大家收藏:(m.dmbook4.com),辣文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