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国维推崇诗歌的“不隔”,说这是诗歌意境优劣判断的一个标准,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写作时是否状所写之物如在眼前。王国维是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他的理论使天朝对诗词的理解和解读有了更好的指导。杨雨峰毕竟功底还浅,对其中的意思还一知半解,但他觉得“隔”与“不隔”既是诗歌表现出来的意境,也应该是作者写作时的一种状态。作者只有把所看到的事物完整准确的装入大脑,才有可能品尝到其中的美妙。而要做到这点,需要有敏锐的目光,良好的听觉,也就是非常好的感知能力。这也是一种“不隔”,这是写出好诗的基础,是认识世界的能力。
其实,“不隔”描述的情况比较多,从形式上看有主体对客体的情况,还有客体对主体的情况。主体对客体指的是主体遇到事物时的状态,能够完全和事物达到默契的就叫做“不隔”。用“隔”与“不隔”来解释踢足球时的一种状态也比较形象,也就是在踢球时作出动作的反应速度,以及反应方式。很多时候,队员们踢球做动作时是需要思考的,这就影响了反应的时间,这就叫动作和意识中存在的“隔”。如果做动作不需要思考,完全是无意识活动,或者称之为条件反射,这种做出的动作几乎不需要反应时间,这就是动作和意识的“不隔”。这种情况和现实生活中的条件反射几乎一致,如当人的手接触到滚烫的物体的一瞬间,会立即缩手。如果踢球达到这种境界,带球过人就轻而易举了。
客体对主体的情况也相似,它是主体判断客体情况的必经阶段。主体能在瞬间判断客体的情况,判断客体对主体造成的影响。如果形成条件反射,就叫做“不隔”,如果还需要思考和分析,就叫做“隔”。
杨雨峰对国学有一种痴迷,同样对足球也非常喜爱,在别人看来是完全无关的这两种事物间,他却看出了其中的联系。当然,人类的任何活动都首先是从技开始,然后上升为道。足球也一样,没有良好的技术要谈论意识,根本就是不可能的事。但是,对事物认识的多了,认识的广了,才能更有机会比较事物间的联系。
是两种境界。
喜欢绿茵风云请大家收藏:(m.dmbook4.com),辣文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