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旭挡开一笔,“足下学公孙龙之书,可知思辨与舌辩是不同,口舌之争,无用尔,思辨才是真正有效的。世界上万事万物,那里来的非黑即白的道理,更没有绝对对立的道理。对错不是能够简单的划分阵营的。阁下的胸襟和格局也太小了。”
骄傲是人类情感最可怕的一种,梅花公子此刻就像被踩到了猫尾巴似的脸色惨白,犹不放弃,“那愚己先生就说说在下错在何处?”
没有防备,出其不意才是绝对性优势。子廷突然想起先生曾经讲过的张良桥下拾鞋的故事。他站起来,朗声说道:“我乃是先生的弟子,此辩我便能回答,无须我家先生。”台上的夫子们皆望过去,只见一智龄幼儿,生的可爱,然则这话却自大的很。众人皆望向周旭。
周旭挥手:“此子的确是我弟子,可由他代答。”
梅花公子心里却微微送了一口气,他才不相信一个八九岁的小孩子懂什么政论。“世随事移,通古今之变,才是国之根本。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此话可错?”
台上台下之人有的点头有的摇头。
“你拿我东周国发生的事情用战国时期的眼光看,可错?”
这下子,大家算是被说服了。
“所谓贵族,最主要的是在政治经济上都有独立于君主的本钱。他们在政治上不需要君主任命,有自己的土地和百姓;经济上不需要君主给予,有自己的收入。又凭什么为君主做事,为天下人做事?人生如白驹过隙,所为好富贵者,不过欲多积金钱,厚自娱乐,使子孙无贫乏耳。所以,这些贵族多为子孙谋,臣子多为君主谋,而隐士野人才为百姓谋。才有这句:‘欲知朝中事,山中问野人。’诸位以为这句可对?”
墨竹老夫子拍案,“你小小年纪,便能有如此看法,孺子可教。”台上其余几人,也是同样看法,梅花公子苍白着脸,犹不死心。
子轩也慨然站起,说道:“一,太祖之时,国家萧条,民不聊生,今日我乃是煌煌大国,不可同日而语。为震慑诸小国,君主之为,无错。二,旭贤王乃是为国捐躯,更是百官偶像,旭贤王立言、立德,若我君主不这样做,才是寒心。今上所为,更能得百官之心。三,黄河之乱,君上已经着人疏通河渠,是百年之功业。而赵国舅乃是乱臣,外戚当政,才是霍乱根本。还望梅花公子分出重点来?”子轩的话更毒,几乎是甩了个大巴掌。
梅花公子彻底败退。
墨竹老夫子眼睛一亮,“你是何人?可愿做我徒弟?”先前的幼儿,太过清冷,不如这个激进,更何况还是有主的,这个还是更合他脾气。
子轩很是傲娇,“我是先生的弟子。”
墨竹老夫子也不恼,带着点遗憾开口:“愚己先生好福气。”周旭摆手,温润而雅。就像茶水让人宁静,开口不慌不忙,字字句句,却是真知灼见。
“请老夫子赐教。”
墨竹老夫子也不含蓄,“论文武,总以甲为重,谓文以途,否则胸怀韬略,学贯天下,皆目为异路”,然则今上的科举制选拔人才不仅避贵族宗族大家之子,反复考察;比如京城四公子落榜而寒士宋祁、寇阙、典崎却在榜首。诸多科目亦难遴选出道德之人,若是道德败坏之人必将鱼肉百姓,尸位素餐。不知道愚己先生有何高见?”
周旭不紧不慢的回答,似乎没看到墨竹老夫子的言之凿凿。“‘科举造士之选,匪树私恩;世禄之家,宜敦素业。如闻党与,颇容窃吹,文衡公器,岂宜私滥!自今举人,凡关食禄之家,委中书复试。’今上所言,可窥皇上心思。向者登科名级,必将多为势家所取,致塞孤寒之路,甚无谓也。这也是为了寒门之士考虑。”
“不知愚己先生有何对策解决这道德问题?”墨竹老夫子对第一个回答似乎还算满意。
周旭想起北宋王安石改革,其中一条和东周国甚像。“道德,则必修学校;欲修学校,则需科举激励。今以少壮时当讲求天下正理,乃闭门学作诗赋,及其入官,世事皆所不习。此乃科法败坏人材,致不如古。行义纯固可为师表科,节操方正可备献纳科,智勇过人可备将帅科,公正聪明可备监司科,经术精通可备讲读科,学问盖博可备顾问科,文章典丽可备著述科,善听狱讼尽公得实科,善治财赋公私俱便科,练习法令能断请谳科。”
墨竹老夫子慨然而叹:“大善。”
周旭回之,“此乃别人想法,在下不过是照搬而已。”
喜欢三千职业可攻略+番外请大家收藏:(m.dmbook4.com),辣文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