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陈焕之呢?她是跟苏方方一样无氧耐力差——相比她其它高到惊人的属性来说——但是又没有苏方方那样好的技术。
别看她耐力属性现在也七十出头了,按说也是接近世界级的水准,但是最近、准确地说,是最近半年,陈焕之才发现,可能她对系统的理解本身就有误,这个系统并不像她一开始想象的那样无视科学和身体的基础情况。
比如说耐力属性。
她一贯的身体素质锻炼方法是在训练中看属性值后面箭头颜色深浅、属性增长快慢来挑选最有效、最适合自己的训练。
最近一年来,陈焕之感觉自己百米登顶指日可待,就逐渐开始在200米上多花些心思,弯道练习自然不必说,这种基础练习多少遍也不够。还有就是想办法增加自己的耐力,毕竟她最大的问题其实不是弯道,而是最后五十米的速度崩盘。
以前她以为这是因为两个技能不足以覆盖全程,如果后五十米也有技能加持可能她对疲劳的感知会轻一点、也就能保持更高的速度。但现在真的有了三个成熟可用覆盖全程的技能,她却发现后五十米更糟糕了——不跑200米不知道,极速技能可比单纯地光使用速度或冲刺技能累得多了,同时提高两个属性消耗的体力最少是同样时间内用冲刺技能的1.5倍,这还是在提高敏捷本身不造成太大负担的基础上。
所以她就把把训练重点放在了增强耐力上。
有那么几个月,她是纯粹根据系统面板的属性提示来选择训练方法的,她一贯这么任性,刘鑫源也拗不过她,但练了这么几个月,耐力属性增长了近十点,成绩进步却并不明显。
那段时间可把陈焕之给郁闷坏了,明明那么努力训练,属性值的增长看得见,成绩却原地踏步,她甚至有些怀疑是不是系统出了bug。
直到刘鑫源一语惊醒梦中人,“你说你个练短跑的,这段时间又别着哪根筋了,好好的练哪门子有氧耐力呢?”
陈焕之蓦然回顾,果然发现让耐力属性提高最明显的、她这段日子以来进行的训练都是以提高有氧耐力为主——也就是练习中长跑的方法——而她短跑所需要的却是无氧耐力。
其实这个事实如此显而易见,如果陈焕之不是那么坚信系统的魔力一定能够打败科学、坚信到无视一切不和谐迹象,那她早就应该发现这一点。虽然在系统面板上同样表述为耐力,但这显然是个综合指数。
对系统来说,有氧耐力强了耐力属性变高、无氧耐力强了耐力属性同样提高,从表面上根本看不出什么区别来,这也是为什么明明她的耐力属性提高了那么多,成绩却没有进步。
不、说不定这样背道而驰的方法还让她的无氧耐力退步了呢——就像快慢肌比例这种此消彼长的关系——只不过在这几个月间,其他属性也在增长,这才能保持住成绩的原地踏步。
发现了这一点以后,陈焕之细细回顾几年来的属性变化,当她放下对这个系统无视科学的偏见,发现其他属性上面也早有端倪。
以爆发为例,腿部力量的训练会同时提高强壮和爆发两个属性,这个毫无疑问。但其实上肢力量、腰腹力量的训练同样如此,身体其他部位肌肉的瞬间爆发力同样被体现在爆发属性中,之所以下肢训练体现在属性面板上效果最明显,只不过因为下肢几乎是全身上下最容易出效果的肌肉群了,而它恰好也是短跑中相对最重要的肌肉群之一。
至于技能,陈焕之经过各种实验确定,与训练中特定方向的加强不同,技能所增加的属性是均衡的,比如她的冲刺技能现在能增加85点爆发力,这85点大概是按照人体本身自然的比例均衡分布在身体各个肌肉群中的。当她开启技能后,即使是在做负重臀桥这样的腰腹训练,也能感受到十分明显的加强。
而她用观察模式看别人的属性面板时,因为别人是根据自己的项目进行部分肌肉群强化训练的,因此当他们属性相同的时候,对方在本身项目中的成绩表现就会比陈焕之好。
简而言之,其他人的身体更适合专项,而陈焕之则相对要稍微均衡一些,不多,只是稍微,毕竟她也是专项训练了这么多年了。这种均衡程度不足以让她跨项——如果让她去跑400米,她大概立刻就要倒地装死了——但多少能让她的身体更健康一些、对运动伤害的抵抗能力更强一些。
但在这个好处之外,陈焕之忍不住怀疑,自己一直以来遵循的“怎么练让属性面板增长快、就怎么练”的原则,究竟是抄了捷径、还是走了弯路呢?
大方向大约是没错的,毕竟她现在也是百米赛道上数一无二的人物了,但如果想要更迅速地提高成绩、尤其是她的弱项200米的成绩,那她就得进行更科学的训练了。
得出这个结论还是洲际杯之前的事,到现在不过短短两个多月,先从训练中纠正以前的错误做起,首先就是耐力的练习从以前的不分有氧无氧唯属性论、变成遵照刘鑫源的指示进行相应训练,这段时间以来,耐力属性几乎没增长多少,但实战效果显而易见——陈焕之原地踏步了几个月的200米成绩却开始松动了。
25日晚上,羊城奥体中心热身场,在陈焕之去检录前,刘鑫源不放心地叮嘱她,“这回可
喜欢重生在跑道上请大家收藏:(m.dmbook4.com),辣文小说网更新速度最快。